外资卖场超国民待遇终结 苦觅核心商圈

发布日期:2010-12-17
    从12月1日开始,我国对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这标志着改革开放以来,在华外资企业一直享有的税收“超国民待遇”宣告结束。不过,“内外并轨”并不会影响外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热情。
    巴黎老佛爷百货5年拟在华开15家分店,泰国中央零售百货计划10年内在华开40家百货公司和10家购物中心,玛莎百货、中国台湾三越百货、百盛集团等等也都押宝中国大陆市场,并且都将广州列为开店目标地。
    按照国际购物中心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许有为透露的信息,目前在北、上、广等地密集考察的外资零售商多达30多家。而美国城市土地学会及普华永道共同发布的《2011亚太区房地产市场新兴趋势》也显示,上海、北京、广州均列位最具投资城市的前十强。
    但是,兵临城下的外资百货似乎不急于“攻城略地”,老佛爷的北京首店要到2013年才开业,中央零售目前只在杭州开了一家门店,尤其是广州市场,目前真正签约进入的外资百货仅有玛莎百货一家。
    泰国中央零售百货华南区投资总监刘跃:“泰国中央零售百货计划10年内在华开40家百货公司和10家购物中心。这里头,广州的G D P位居中国第三,又能辐射到珠三角地区,我们希望在广州开多多的店,10家都不为过,番禺、白云等多个商圈的项目都在密切关注中,力寻机会进入。”
    实际上,目前在广州商业市场频现身影的外资零售商远不止中央零售一家。“据我所知,中国台湾三越百货、伊士丹百货、百盛百货等等,都跟广州很多商业项目有过洽谈,还在继续寻找投资路径。”楚睿商业咨询CEO黄文杰告诉记者。
    而巴黎老佛爷百货、香港新世纪百货等公司对外公开的中国开店计划中,广州也都被列为重点开发城市。国际购物中心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许有为透露,目前有30多家外资零售商正在密集考察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市场,意欲进军中国。“有很多是之前都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欧美一线品牌。”
  外来资本看好中国零售市场实在无可厚非。普华永道及经济学人信息部近日联合发表《强劲及稳健:亚洲零售与消费品行业2010年展望》,报告预计,中国和印度在未来5年内,将带领亚洲区整体增长,中国的零售销售在2010年将达到2.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14%。至2014年,中国零售销售将会增至4.6万亿美元。
  而普华永道与美国城市土地学会共同发布的另一份报告《2011亚太区房地产市场新兴趋势》则显示,中国内地城市中,上海位居最具投资城市的第2位,北京、广州则分别排在最具投资城市的第6和第8位。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奢侈品和时尚品牌著称的法国百年老店老佛爷百货就曾在北京重重跌倒,并退出中国市场。百盛广州首店于2001年年底从亿安广场店撤出,2003年败走广州。而今,老佛爷、百盛都杀出回马枪,决定重整旗鼓再战“伤心地”。怎奈,“阴影仍在,本地业主终究还是对外来百货信心不足,这也是广州珠江新城高德置地广场为何谈了一圈,还是没有选百盛、伊士丹等等,而是把地盘交给广百打点。”接近高德置地公司的黄文杰向记者坦言。
  这样看来,外资百货的中国大陆开店计划更像是一个值得期许的愿景。毕竟,老佛爷的中国首店要到2013年才开业,中央零售至今也只在杭州开了一家门店,而真正签约杀进广州的外资百货仅有玛莎百货一家。
  对于中国零售市场的投资窘境,刘跃也有一种“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无奈,但他更愿意将原因归结为机遇,而不是运营问题。“城市的核心商圈物业早已被本土百货瓜分完毕,而且早期的建筑结构也往往不符合外资零售商的开店标准。当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会带动一些新商圈的发展,诞生一些新的机会。但不管怎么说,对于一个新兴的市场,外资零售商还是更倾向于将首店建在核心成熟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