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 天津百货业打出组合拳拉动消费

发布日期:2021-03-23

“新冠”疫情进入相对平稳的后疫情时代,在影响消费需求的大背景下,天津百货零售业最先迸射出自强之光,在活跃消费市场、提振消费信心等方面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依靠“让利于民”“贵宾服务”“精准营销”等灵活多变策略,初见成效。

让利于民  提振市场消费信心

2020年春节以来,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消费者购买行为变得异常谨慎,高端商品受到市场遏制,客流量难以与销售旺季匹配,百货店的利润空间急剧缩小,2020年3月份天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达到25.5%。但随着疫情的逐渐平稳,从2020年二季度开始,天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开始小幅回升,到2020年末,从降幅25.5%减少到降幅15.1%。

面对危机,为尽快提振消费信心、活跃消费市场,天津百货零售业从容应对,在2021年春节改变了节日销售惯例,店庆、周年庆、网红到店等一系列拉动消费的统一行动不仅逆市上扬,而且实现了较大增幅。2020年12月天津一商率先发起一场空前规模、超大力度、震撼效应、旷日持久的“混改一周年”营销运动,我们把这场持续一个月的运动叫做“以营销风暴抵御疫情风暴”。

天津一商集团高层表示,在疫情影响居民消费能力的背景下,当前不仅要坚定商业企业自身的信心,更要带头提振广大供应商和消费者的信心。商家应迅速突破以往的营销模式,最大程度的“让利于民”。

记者在多家商场采访了部分消费者,接受采访的人群中大约有90%以上认为,只有真正让利消费者的促销活动才能受到欢迎;有约60%的消费者感觉到,近段时间以来超市、百货商场的促销力度增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自己的消费量;有半数消费者表示,希望商家的促销活动货真价实,不要低了价格也差了质量。

贵宾服务  使顾客感受“皇室”礼遇

多位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天津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期,但百货零售的服务水平与城市定位的总体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笔者认为,危中有机是不少商家的切身感受。疫情对市场产生了不小的心理影响,但部分居民的收入未受到明显影响,持币观望的消费者依然存在。如果商家能连续不断的瞄准市场需求搞好服务工作,让服务带动销售,特别是从前没有的“尊享服务”,还是能挖掘出强劲的市场购买潜力的。

记者从友谊商厦看到,为解决贵宾VIP停车难问题,商场开通了贵宾VIP停车专线,到店前一个小时打电话,就可以享受到店即停车和专业礼仪管家全程陪购。

友谊商厦总经理李晶说,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进一步激活市场人气,加速回补释放,促进销售稳步增长,友谊商厦从2021年3月份开始全面实行五星级酒店化服务,以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感觉的“五觉”服务强化顾客的尊贵感。卖场内、卫生间、试衣间定时喷香,香水是专门挑选的国际名牌,随季节更换,每个品牌每个月就会用去一两瓶;卖场音乐由总经理亲自挑选,随时节更换,做到高雅、舒适、温馨;收银员全部站立收银、双手递票、鞠躬致谢;专业礼仪管家每人配备的四季十几套服装由总经理亲自设计,做到外有形象、内有文化;所有人员每一分钟都在为消费者提供微笑服务和惬意服务,都在细心体察顾客的感受,并把顾客的感受转化为顾客的享受。

“精准营销”扩大市场消费总量

在疫情危机影响下,天津大部分百货店都出现了不同程度滑坡。危机再次暴露了百货业发展中的致命内伤:数十家百货店挤在一座城市中低水平竞争,靠比拼店堂的新颖,靠争夺业态的时尚,靠翻新促销的花样,最后离不开惨烈的营销价格大战,所有这些在危机面前统统抵挡不住销售滑坡。忽视供应商的应有利益,忽视消费者的多元需求,使百货店商业品牌价值大打折扣。因此,满足不同消费者不同时期消费需求的“精准营销”成为商家迅速占领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