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出台促进经济发展25条措施
发布日期:2012-03-21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的部署,扎实有效推进“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活动的开展,按照市委书记张高丽、市长黄兴国要求,借鉴前三年的经验做法,市“调惠上”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研究制定了今年的帮扶措施。在起草过程中,认真组织调研座谈,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区县意见,并多次修改完善,使政策措施突出针对性、有效性和操作性。2月14日,市政府召开第84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形成了提交市委常委会审议的《关于当前促进经济发展的25条措施(讨论稿)》。
张晓雁表示,本市今年制定的25条措施,在内容上既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又结合今年活动要求,立足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大了对大项目、小巨人、楼宇经济、节能环保、“三区”联动发展等的支持力度,同时,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重点增加了有效改善金融服务、支持企业开拓市场、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等新的政策措施。
在具体措施中,第1条至第8条,明确了各市级部门今年安排14.4亿元财政性资金,用于支持各类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和项目建设,比去年增加2.17亿元。渤海国资公司筹集资金10亿元,支持国有企业调整重组。第9条和第10条,主要是扩大社会融资规模,缓解资金矛盾,包括确保今年全市实际使用信贷资金高于上年、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推动企业上市、扩大股权和债权融资、发展融资租赁等措施。第11条至第17条,主要是支持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发展。按照国家政策导向,结合本市实际,重点从融资服务、减免税费、财政补助、改善创业环境等方面,提出扶持中小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措施。第18条至第20条,主要是帮助企业缓解用工困难、稳定就业岗位,包括扩大与劳务输出地合作、改进外来工求职服务、加大就业培训和稳岗支持,以及支持企业引进与培养优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措施。第21条至第25条,主要是改进政府服务,提高行政效能,减轻企业负担,包括支持企业便捷通关、提高口岸检验检疫服务水平,进一步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的措施。
25条措施从上述五个方面围绕全市工作大局,贴紧实体经济,立足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发展,充分考虑了现实需要与可行性和操作性,对推动“调惠上”活动顺利开展,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张晓雁表示,本市今年制定的25条措施,在内容上既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又结合今年活动要求,立足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大了对大项目、小巨人、楼宇经济、节能环保、“三区”联动发展等的支持力度,同时,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重点增加了有效改善金融服务、支持企业开拓市场、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等新的政策措施。
在具体措施中,第1条至第8条,明确了各市级部门今年安排14.4亿元财政性资金,用于支持各类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和项目建设,比去年增加2.17亿元。渤海国资公司筹集资金10亿元,支持国有企业调整重组。第9条和第10条,主要是扩大社会融资规模,缓解资金矛盾,包括确保今年全市实际使用信贷资金高于上年、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推动企业上市、扩大股权和债权融资、发展融资租赁等措施。第11条至第17条,主要是支持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发展。按照国家政策导向,结合本市实际,重点从融资服务、减免税费、财政补助、改善创业环境等方面,提出扶持中小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措施。第18条至第20条,主要是帮助企业缓解用工困难、稳定就业岗位,包括扩大与劳务输出地合作、改进外来工求职服务、加大就业培训和稳岗支持,以及支持企业引进与培养优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措施。第21条至第25条,主要是改进政府服务,提高行政效能,减轻企业负担,包括支持企业便捷通关、提高口岸检验检疫服务水平,进一步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的措施。
25条措施从上述五个方面围绕全市工作大局,贴紧实体经济,立足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发展,充分考虑了现实需要与可行性和操作性,对推动“调惠上”活动顺利开展,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